close

 

台灣經濟的三大風險 

轉載的文章~~~


《經濟學人》將2008至2010年的全球經濟分別稱之為「金融海嘯(financial crisis)」、「復甦(recovery)」與「猶豫(indecision)」的年頭。其中,2010年台灣經濟的表現相當亮眼,2011年在基期效果消失下,無法延續2010年約10%的成長力道,但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將回歸常態,約可達4.62%。正如過去三年經濟環境詭譎多變,橫亙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亦不在少數;展望2011年,台灣經濟仍有三大不可忽視的全球性風險因素。

首先,匯率波動將壓抑全球貿易擴張。回顧今年,歐洲主權債信危機及美國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是牽引美、歐元走勢主要因素。展望2011年,聯準會最新的決策會議後聲明指出,年中前將持續實行QE2,而南歐債信危機更是結構性問題,短時間內難解決。由此可見,影響今年美、歐元大幅波動的因子將延續到2011年。

由於已開發國家普遍面臨景氣低迷,2010年以來貨幣政策趨向寬鬆,造成市場資金浮濫,熱錢再度趁勢而起,流入經濟復甦較快的新興國家,各國面臨貨幣升值壓力。新興國家為維護出口競爭力及平衡經濟轉型,對資本流入及匯率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已開發與新興國家貨幣政策方向的分歧,除將增添金融商品評價難度,也將加大2011年匯率市場的波動,進而增加進出口貿易商的定價成本,抑制貿易擴張動能。就台灣而言,當然全球景氣是影響台灣出口成長相當重要的因子,但在去除其影響後,台灣每年出口成長動能與新台幣兌美元變異係數大體呈現反向關係。

第二,歐美的財政節約措施恐抑制經濟復甦動能。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各國積極的救市讓全球經濟避免落入1930年代的大蕭條困境,但這些財政激勵政策讓許多國家債台高築,甚至讓PIIGS諸國深陷主權債信危機。目前該等國家公債殖利率明顯揚升,讓其難以從市場上取得所需要的融資,不得不推出各種財政節約措施,除滿足歐盟要求外,更寄望重新取得市場信心。而南歐債信危機的擴大,更讓其他歐洲國家人人自危,擴大財政節約措施的呼聲此起彼落。

維持財政紀律固然是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但財政節約措施的推出絕不能不計代價。特別是金融海嘯之後,歐美國家民間需求疲弱,若無政府支撐,經濟很可能再度陷入泥淖。IMF在2010年10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WEO)》即指出,若無立即性主權債信危機威脅,過早實施財政節約措施反而將抑制經濟復甦動能。

第三,中國貨幣政策趨向緊縮。據IMF WEO報告,201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4.77%,已開發家貢獻僅及1.43百分點,開發中國家貢獻達3.34百分點。這顯示金融海嘯後,開發中國家的表現遠比已開發國家為佳。其中,又以中國經濟成長動能最為強勁,2009年雖受金融海嘯波及仍能維持9.1%的成長,而2010及2011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測仍可達10.46%及9.59%,持續支撐全球經濟復甦。

然而明年中國能否有這麼快的成長力道,實有風險。從2010年7月起,中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已經連續四個月高於國務院的目標3%,且物價上漲壓力日益升高,2010年11月CPI年增率更高達5.1%。物價上漲壓力的升高也讓中國人行不斷加大且加快貨幣政策調控的速度,若中國的物價上漲壓力無法獲得舒緩,2011年中國恐將持續採緊縮貨幣政策。

2010年10月IMF在其WEO報告標明2011年全球經濟為復甦(Recovery)、再平衡(Rebalance)及風險(Risk)。這個註解也大致符合我們對2011年全球經濟的看法,也就是全球經濟可望持續復甦,但成長型態有別於過去由開發中國家過剩儲蓄融通已開發國家過度借貸的模式,而轉為已開發國家民間部門持續減債,而開發中國家內需逐漸抬頭的再平衡型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野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