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如何讓賈伯斯買單? 【文/賴筱凡】
贏家試金石 20%的試煉
24,900元,是一支iPhone 4的價格;1,200萬台,是今年iPad的銷售預估量,這是一個由上億位蘋果使用者創造出的銷售奇蹟,蘋果在iPad開賣後,寫下1,040億元的單季新高獲利數字。
然而,在台灣的7百家科技廠裡,能與蘋果共享榮耀的卻不到10%,能分食到一台iPad的利潤,不到20%。在這場殘酷的競賽中,他們想盡辦法要擠進蘋果供應鏈的窄門,他們用研發實力達成不可能的任務,他們用最獨創的「S」級服務讓蘋果滿意,他們用最靈活的管理、最大的彈性配合蘋果的需求,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他們派出最頂尖的精英,就為了讓追求完美的蘋果執行長賈伯斯點頭,說Yes!
九月十六日晚上,凡那比颱風侵台前一晚,風雨欲來的前夕,台北市信義威秀卻照常熱鬧非凡;世貿二館湧進上千人大開派對;位於台北市仁愛路的中華電信總部,也迎來了四百位VIP客戶,他們有人等了十一個小時,有人從公司走到現場排隊;這些人都只有一個目的,在隔天的凌晨零時,從三大電信商手裡買下iPhone 4。
場景拉到日本東京,號稱「宅男聖地」的秋葉原,大街上處處可見iPad的宣傳字樣,蘋果專賣店裡更是人滿為患,不管是帶著中國口音的大陸客,或在地的日本人,都忙著拿起展示用的iPad與iPhone 4仔細端詳,外頭的海報更用斗大的字寫著:「iPhone 4缺貨,每人限購一支。」
這些人的狂熱,就為了擁有一支iPhone 4、一台iPad,為了走在科技產品的流行尖端,為了享受科技產品帶來的生活革命,更為了成為蘋果執行長賈伯斯的信徒。
一點也不誇張,在缺乏科技新品的二○一○年,iPad與iPhone 4幾乎獨領風騷,光是iPad開賣六十天,銷售量就突破兩百萬台。國際市調機構更預估,今年iPad全球銷售量將上看一二九○萬台;拓墣產業研究所甚至預估,iPad對NB產業的侵蝕程度,將高達三成,而iPhone 4也可望在今年賣出三四五○萬支。這不僅對宏達電形成極大威脅,更讓遲遲推不出平板電腦機種的雙A--宏碁與華碩慘踢鐵板。
然而,你一定難以想像,靠著iPad、iPhone 4大賣,賈伯斯的魅力卻能養活全台灣十幾萬個家庭,他們有的是鴻海員工,有的是和碩員工,每一家接到蘋果訂單的零組件廠,都在全球颳起的蘋果旋風裡,賺飽荷包,讓十幾萬個家庭跟著受惠。
還有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些動輒市值上兆元、上千億元的大小台廠加起來,卻僅分食iPad每台成本二○%都不到的利潤。
在NB代工末路的氛圍下,蘋果iPad、iPhone 4的訂單,儼然成為台廠的救贖,更是今年下半年至明年獲利成長的保證書。誰能在這不到二○%的淬煉中勝出,博得賈伯斯信賴,誰就是後PC時代、NB代工末路下的倖存者。
賈伯斯的難搞連郭台銘也得罰站道歉
但想擠進蘋果供應鏈的窄門,接蘋果的訂單,沒有「十八般武藝」哪接得上手?一位科技大廠董事長就這麼形容,「蘋果是最好的客戶,同時也是最難搞的客戶。」蘋果的產品走在趨勢最前線,絕對無庸置疑,每個產品線的大賣,也都讓蘋果供應鏈跟著大賺,但在賺錢的背後,台廠為了服務好蘋果、綁住這個超級大客戶,卻是用盡心思、砸下重兵。
蘋果的企業文化,在賈伯斯身上顯露無遺,尤其深植在每位蘋果員工身上,「畢竟人家是國際大廠,又是客戶,自然講起話來(挺起胸膛),就是比較有風。」在這位科技大廠董事長口中,與蘋果交手沒有三兩三,豈上得了梁山。
最實際的例子,就是富士康去年弄丟iPhone 4的工程樣機,對於保密要求甚高的蘋果,完全無法容忍這種事發生,最後弄丟樣品機的富士康員工跳樓自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還得親自飛到蘋果總部罰站、鞠躬道歉,原因只有一個:他們得罪不起這個大客戶。
在亞洲,郭台銘是重量級的企業大老,是掌控上百萬名員工的「成吉思汗」,但在蘋果面前,他只是一名代工廠的老闆,是供應鏈上的一個廠商。「一通電話就把你叫到美國總部去,講沒三句話就結束,是常有的事情。」為了搞定蘋果這個「大咖」客戶,縱使是身價上億元的科技大廠老闆們,只要蘋果一通電話,都得乖乖拎著公事包,飛到美國去。
這樣說來或許誇張,卻是真真實實地發生在台灣科技產業裡。當NB產業面臨平板電腦大軍壓境的危機,當做NB產業的生意已變得格式化,想抓住下一波成長潮的台灣科技廠,就得參加這不到二○%的淬煉,擠破頭也要躋身蘋果供應鏈,即使分享的是不到二○%的利潤,卻是NB代工末路下的另一條康莊大道。
於是,這不到二○%的淬煉,才正要開始!
淬煉一:研發力想接單得先證明你有本事
在代工產業裡,傳誦著一個有趣的說法,要做蘋果的生意,得先到蘋果受訓半年。例如廣達負責蘋果的團隊,就要先赴美受訓半年,得到蘋果認可後,才能接洽蘋果的業務。雖然無從考證,卻真實反映出蘋果在每個環節的謹慎,不僅製程、設備得經由蘋果指定,就連人都要蘋果認證。
其實,蘋果與每家台廠的合作都非常密切,甚至在工廠裡遇見蘋果的員工,都不用太意外,因為他們必須隨時掌控每一顆零組件的生產進度、品質,「往好方面想,他們是在幫你,我們反而還得感謝他們。」正達總經理江嘉斌說,去年訂單最慘澹的時候,是蘋果盯著他們把東西做出來,才有後面打入iPad供應鏈的甜美果實。
「不過,蘋果要的東西都是最新的,你有沒有本事給,這是關鍵。」不願具名的科技廠總經理說,為了要開發蘋果指定的產品,經常先行投入了大筆資金,最後效益卻不成正比,另一位同樣做蘋果生意的電子大老就忍不住抱怨,「常常要你研究這個、那個,最後我們做出來了,他們(指蘋果)卻說要再看看。」
正因蘋果對於研發實力的高度要求,要熬過這不到二○%淬煉的第一關,就是研發實力要夠堅強。以正達為例,在最關鍵的兩百天裡,成功達到蘋果的要求,將玻璃厚度從一釐米降到○.五釐米,但這還不能滿足蘋果,因為它要的是○.四釐米的玻璃。
同樣的,為了強化代工設計能力,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砸下七十億元購併兩家金屬機構件廠,就是為了補強和碩在金屬機構件的供應能力,讓和碩在爭取代工設計訂單,更有利基點。其實在華碩、和碩尚未分家前,和碩就曾經替蘋果代工過NB,如今和碩自立門戶,又以設計實力著稱,第一戰就是要搶回蘋果這塊餅。
然而,鴻海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iPhone 4的CDMA版本訂單被童子賢拿走,自然得在iPad上扳回一城,郭台銘積極將河南鄭州與四川成都打造成專門生產iPhone 4與iPad的重鎮,更全力將周邊配合供應商集結,就是為鞏固鴻海研發及系統組裝實力...
巴菲特不了解中國富豪的心? 【文/林孟儀、林宸誼】
大陸富豪拒絕出席股神慈善晚宴
股神巴菲特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風光抵達中國,並於九月二十九日晚間舉辦慈善晚宴,邀請中國五十位億萬富豪出席。原本是人人爭相會晤的巴菲特,甚至要競標才有機會與這位世界級富豪共進午餐,但這次獲邀與會的中國富豪卻紛紛走避,比爾蓋茲與巴菲特這二位世界排名第一、二的富豪吃癟,是中國富豪太吝嗇?還是巴菲特來得太早了?
過去一年,比爾蓋茲和巴菲特為美國富豪舉行了一系列晚宴,呼籲大家生前或死後至少捐出一半財產,目前響應的有紐約市長彭博、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好萊塢導演喬治.盧卡斯等四十位億萬富豪。
在巴菲特的遊說下,這四十位腰纏萬貫的富翁願意捐出他們資產總額二四九○億美元的一半,也就是一二四五億美元做慈善,這樣的成就讓巴菲特大喜,於是決定今年將目標轉向號稱擁有全球第二多億萬富翁的中國,但是他可能要大失所望了。
中國富豪拒絕股神邀約
九月二十四日清早,今年六十五歲的娃哈哈集團總裁宗慶後現身台北,這位穿著普通襯衫、西裝褲,戴著平價手錶的歐吉桑,走在台北街頭,大概沒有人會看出,他才剛在《富比世》雜誌「二○一○年全球富豪榜」上,以七十億美元資產位居第一○三位、名列中國富豪入榜的首富。
對於巴菲特的邀請,宗慶後立即一口回絕,表面的原因是沒有時間,但是這位靠自己雙手創業,創立娃哈哈飲料帝國的富豪接受訪問時解釋指出,娃哈哈本來就在做慈善,不必特別參加這種捐款晚宴。
娃哈哈在中國二十九個省市建立了五十八個生產基地,帶給農村就業機會,每年娃哈哈的供應鏈更採購了二二五億人民幣的農產品原物料。「這才是真正為當地經濟『造血』,否則越救越窮了!」宗慶後認為做慈善不能只捐錢,「錢掌握在會做事的人手裡,作用更大!」
不只宗慶後拒絕,還有許多接到邀請函的大陸富豪都低調拒絕出席,為何中國有錢人對慈善事業如此冷漠?
深圳TTF珠寶公司總裁吳峰華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就坦白指出,他也相當贊同巴菲特富人財產有一部分應留給社會的想法,但是巴菲特承諾身後捐出一半財產的方式並不適用於中國,尤其是現在的中國企業家,「因為我們的企業正處發展期,還沒有脫離險境,相對做慈善,我們應該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用來關注企業的發展。而且,在身前的這段時間,企業也沒有完全擺脫風險,誰能料到死後還有多少財產!」他無奈地說。
擁有財富的時間長短,對財富的運用方式有很大的影響,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郭建中觀察指出,關鍵在於中國和美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結構並不相同,「中國才剛富起來,所以還在創造財富、鞏固財富、享用財富的階段。」...
-----------------------------------------------------------------------------------------------
只能說蘋果就是~~~~屌~~~~